?

湖南衡安名皓檢測有限公司

免費咨詢熱線:

0734-8142007

新聞中心

免費咨詢熱線:
0734-8142007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政策法規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2015年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

發布時間:2016-03-14 瀏覽量:801
安監總廳安健函〔2016〕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根據全國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和有關安排,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于20151112月在全國組織開展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工作?,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國共組織32個檢查組(其中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抽查組4個、省際交叉檢查組26個、省級安全監管部門自查組2個),對95家技術服務機構(其中甲級30家、乙級62家、丙級3家)進行了監督檢查,對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進行了調研督導。
總體來看,大部分技術服務機構能夠加強實驗室等基本條件建設和資質管理,改進有關制度措施和質量控制手段,增強依法執業意識,為防治職業病危害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但在基本條件建設、技術服務規范性、人員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檢查中共發現各類問題515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繼續加大對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2015年共對708家技術服務機構開展了監督檢查,發現各類問題2729個,同比分別增加48%10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簡化技術服務程序、內容以及基本條件不達標的問題突出。突出表現在一些技術服務機構簡化現場調查程序,在現場采樣當天開展現場調查,甚至不開展現場調查?,F場調查流于形式,沒有調查清楚工程工藝、原輔材料、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及其接觸人數、方式、時間等重要信息?,F場采樣時隨意選擇采樣時段,采樣布點、采樣頻次及樣品數量嚴重不足,檢測數據無法反映真實情況。不按要求記錄原始信息,不記、少記、亂涂、亂改等問題突出,有關原始信息不能環環相扣、甚至互相矛盾。此外,還有少數技術服務機構存在實驗室、儀器設備、專業技術人員、檢測能力等方面不滿足資質認可條件的問題。
(二)技術服務過程管理比較差。一些技術服務機構沒有健全和落實技術服務責任制,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以及項目組成員職責不清,相關人員不履行職責即簽字,服務質量無人負責。儀器設備使用和管理混亂,未按要求進行計量檢定、維護、保養。樣品管理混亂,樣品編號缺乏唯一性,樣品接收、流轉沒有做到閉環管理。不按要求公開評價報告信息,特別是檢測結果、結論及建議、專家評審意見等內容不具體。技術服務檔案管理不規范,資料缺失,不能保證技術服務過程可再現、可溯源。
(三)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和從業秩序較亂。一些技術服務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沒有按規定進行定期培訓和繼續教育,基礎知識薄弱,采樣、分析等實際操作能力差,業務素質不能滿足技術服務的需要。違規安排未經培訓合格人員從事技術服務,而由培訓合格人員在相關原始記錄上簽字,“干活的不簽字、簽字的不干活”情況突出。個別技術服務機構甚至借用外單位人員申請資質,從事技術服務。
(四)對技術服務機構還存在監管不力等問題。有的地區技術服務機構監管職責分散,資質管理與事中事后監管脫節,沒有形成監管合力。有的地區資質認可把關不嚴,日常監管不到位,沒有有效履行監管職責。有的地區對發現且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違規行為不處罰或者處罰不到位。如:針對2014年技術服務機構專項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專門要求8個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對有關甲級技術服務機構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有4個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僅處以責令整改。個別地區出臺的有關文件,違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0號)等規定,降低了資質認可條件及標準。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針對發現的問題,各地區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先規范、后發展、嚴準入、重監管”的要求,切實抓好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
(一)嚴格執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問題。
根據《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本次監督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全部交由技術服務機構注冊地所在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作出處理。其中,存在簡化技術服務程序和內容、使用外單位人員申請資質、專職技術人員在兩個及以上技術服務機構從業等違法違規問題的,要按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不符合資質條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應依法撤銷其資質。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根據檢查組移交的相關材料和本通報要求,依法履行行政處罰程序,盡快作出相關處理決定,并于20163月底前將處理情況及結果報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同時,要向社會公開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抽查發現的問題見附件)和處理結果,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
(二)落實主體責任,提高技術服務能力。
各技術服務機構要強化法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落實主體責任,提升技術服務能力。一是強化自查自改,要對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39號)、《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檔案管理規范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實驗室布局與管理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安健〔201593號)的要求,深入開展自查自改,并于20163月底前完成整改。二是建立和落實責任體系,明確法人代表、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評價人員、檢驗人員等各類人員的責任范圍、考核標準,健全內部責任追溯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三是完善項目組人員專業、數量構成制度,每個技術服務項目組(包括職業衛生檢測、職業衛生評價)均應當配置行業工程技術人員、衛生工程人員、公共衛生人員,且人員數量應滿足技術服務需要。四是加強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建設,堅持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的培訓教育并舉并重,加強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
(三)聚焦突出問題,強化專項治理。
在技術服務機構自查自改的基礎上,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采取以下措施,著力治理簡化現場調查、現場采樣等程序和內容的問題。一是從嚴資質認可(延續、擴項)的技術評審,發現仍存在類似問題的,相應技術評審項目一律判定為不符合,不予通過資質認可。二是在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竣工驗收時,嚴格審查控制效果評價報告中現場調查、現場采樣的原始記錄等資料,發現存在簡化技術服務程序、內容或弄虛作假行為的,應按照職責權限對技術服務機構做出行政處罰。三是在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監督檢查中,應抽查其定期檢測報告、現狀評價報告與現場有關情況的一致性,發現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由有管理權限的安全監管部門依法對技術服務機構給予行政處罰。
(四)加強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效率。
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進一步清理、完善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可及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特別是個別地區現行有關規定與法律法規要求相抵觸的應立即廢止。要將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納入年度執法計劃,完善經費、技術支撐、業務培訓等各項保障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增強執法檢查實效性。要創新監管方式,強化行業自律和信息化監管手段,建立以信息采集與公開披露、信用等級評定、失信懲戒等為主要內容的誠信體系,讓違法失信者寸步難行。要健全和落實技術服務機構監管責任,完善內部監督和問責機制,在陽光下運行權力,預防和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
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將本通報轉發至轄區內所有技術服務機構。 
 附件: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抽查技術服務機構發現的問題  
 
                                                                      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6年1月29日

                                                                                                  

  •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資質證書 視頻中心
  • 業務范圍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 公共衛生、環境技術服務
  • 圖片中心 實驗室 儀器設備 現場組采樣 業務部采樣
  • 新聞中心 信息發布 政策法規 相關知識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聯系方式 在線留言
  •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 免責聲明:本站支持廣告法相關規定,且已竭力規避使用“極限化違禁詞",如不慎出現僅代本站范圍內對比,不支持以任何"違禁詞”為借口舉報我司違反《廣告法》的變相勒索行為!
    本站部分素材來源互聯網,以傳播信息為目的進行轉載,如涉及版權請直接與客服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TOP

    曰本特黄一级a片,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15xxxx18娇小